金羊网首页 登陆 注册
首页 > 跨越650年 与“凝固的历史”来一场约会

跨越650年 与“凝固的历史”来一场约会

▶ 南社古村内很多祠堂前都有本族子弟高中的石碑 ▶立于嘉庆六年(1801年)的《奉天敕命》石碑碑文

这些历代碑刻铭记着茶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文 聪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碑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集雕刻、书法、文学、历史于一体,是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你想探寻茶山镇的光辉历史,那不妨与该镇的“碑刻文化”来一场约会。

记者8日在茶山镇文广中心大楼一楼展厅看到,茶山历代碑刻展正在进行当中,约80幅碑刻、匾额拓片深入展示了茶山农耕文化、宗族源流、人物史事和经济社会发展演变过程。有关负责人称,茶山碑刻体现着尚德、孝弟、崇本、敦睦、积善、高义、诗书、俭勤等八个方面的中华传统精神,但《东莞县志》《茶山乡志》所载合计的29通茶山碑刻现今仅存4通,凸显了如今保存、保护现存碑刻的迫切性。

壹 21通碑文首次著录文献

茶山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1500年,但根据出土的文物来论证,茶山的历史却又远不止1500年。历史文献、历史建筑、出土文物之外,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茶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呢?茶山的文史工作者把眼光投向了“碑刻文化”,在各村、各处山岭发掘和发现了大量重要的历代碑刻、匾额。

据了解,他们共遍访茶山17个村(社区)的祠堂、庙宇、古建筑、荒山野岭,共搜集得到80通茶山碑刻、93个茶山匾额,年代从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直至当代(1993年),时间跨度长达650年。“这些历代碑刻,铭记着茶山农民勤劳、俭朴、崇德、尚学等优良传统,铭记着茶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有的追溯了茶山姓氏的源流,有的记载了茶山的重要事件,有的倡导淳朴民风,有的反映了茶山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为我们研究茶山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的、丰富的资料。”

茶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把收集到的碑刻、匾额编辑成册,出版了《茶山历代碑刻》。这不仅是目前收录茶山碑刻最全面的著作,也是东莞市首本镇级碑刻类著作。里面共收录了80通茶山历代碑刻,有21通碑刻的碑文未见于任何文献,共收录茶山历代匾额93个,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著录于正式文献。主编陈贺周说:“希望大家能通过本书,了解到茶山拥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到茶山历代人才辈出,了解到茶山自古以来的崇德好学之风,了解到自己宗族的来源,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良传统。”

贰 普通读者也能读懂碑文

碑刻的碑文用的都是文言文,碑刻著作也通常只是面向专业的文史读者,普通读者如何能读懂“碑刻文化”呢?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茶山的文史工作者对碑文进行了“翻译”。展出的碑文和《茶山历代碑刻》中,绝大部分的碑文内容都被翻译成了现代文,并用简述、附录等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与碑刻相关的茶山历史人物传略、历史背景等资料,读者既能读懂碑文内容,也能了解到碑文背后的故事。

庄初升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认为,茶山镇收集历代碑刻可以补充正史和一些乡土志、谱牒记载的不足,对于茶山镇乃至东莞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庄初升看来,为了探寻“碑刻文化”,茶山的文史工作者们功夫下得够,路子走得正。“他们在过往的近一年内,走遍了茶山镇的各个村落、山头、原野、庙宇和坟场,寻访废弃甚至湮没的各种古碑,并一一进行清理和拓印,吃了不少苦头,甚至经历了一些危险。若没有这种‘踏破铁鞋’的坚韧精神,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新资料谈何容易?”

“古碑的碑文都是没有句读的文言文,有的甚至有些佶屈聱牙,所以为了方便一般读者阅读,他们几乎对全部碑文进行释读、标点和翻译。”庄初升坦言,陈贺周等人体现出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准,所有这些正是得益于功夫下得够和路子走得正。

叁 碑刻蕴含中华传统精神

有人把碑刻誉为“凝固的历史”,普通市民透过这些碑刻、匾额拓片,到底能探寻到哪些文化底蕴呢?陈贺周表示,茶山镇能自古至今、一脉相承发展至今天,是有着强大的、优秀的精神文明作为基础。茶山碑刻能体现出中华传统精神,涉及尚德、孝弟、崇本、敦睦、积善、高义、诗书、俭勤等八个方面。

“在茶山碑刻中,十分强调‘德’对个人、宗族的重要作用,因而‘尚德’。”陈贺周说,对个人而言,品德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例如,碑刻《百岁翁祠记》写着“倘不其然,即祖宗虽甚盛德,亦安能为不肖者庇耶?”;《重修东岳庙碑记》写着“惟德是辅。”此外,对于宗族来说,品德是宗族世代传承的基础,例如《建祠记》:“凡族之将兴,必先有祖德宗功……德垂后裔……谓非食德于公而永锡祚胤也哉?”

孝弟、孝友,指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最基本的人伦。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孝弟”在茶山碑刻中记载最多。例如,《修初祖宋将公墓记》:“世德基于孝弟。”《菊隐公世行》:“教家以孝弟为本。”《重修袁氏大宗祠记》:“夫宗庙不葺……非所以明孝弟、报本始也。”

肆 现存碑刻急需得到保护

搜集得到80通碑刻,并出版《茶山历代碑刻》,这将有望把茶山的“碑刻文化”写入到省级碑刻著作中。据介绍,当代出版的碑刻著作中,《广东碑刻集》(2001年)并未收录茶山碑刻;《东莞市博物馆藏碑刻》(2009年),收录东莞碑刻50余通,其中仅2通与茶山相关。

“根据文献记载,茶山历代曾经存在的碑刻是十分丰富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都消失了。”陈贺周坦言,《东莞县志》《茶山乡志》所载合计的29通茶山碑刻大多为茶山进士、举人所撰,所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均极有价值,但现今仅存4通,即14%,这凸显了如今保存、保护现存碑刻的迫切性。

金羊网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金羊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金羊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需转载可联系原作者或致电金羊网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