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首页 登陆 注册
首页 > 发出广东美术的“抽象”声音

发出广东美术的“抽象”声音


IT分子(宣纸、水墨、颜料) 方土

黑色背景下的五个圆(油画、帆布、铝条) 杨尧

母与子(麻布、砂胶、油彩) 鸥洋

东方天堂系列(布面油画) 黄一翰

观察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梁喻


9月4日,“回归本体:广东新时期抽象型艺术溯源”画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杨小彦、叶向明、胡斌联合策划,为巡展的最后一站,共有国内近40位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参与展出。展览通过对广东三十年抽象型艺术的整理与展示,以一系列作品呈现出其中的发展脉络,将持续到9月19日。

该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以抽象油画为主,后两个部分以抽象水墨为主,沿着大概的时间线索,最早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下。该展览联合策展人、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表示,新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无疑是让艺术回归本体,探索艺术作为独立存在的可能,以及艺术作为主体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抽象型艺术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并形成潮流,与此探索息息相关。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杨小彦认为,“这个展览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认真梳理了发生在广东本土的抽象主义艺术运动,时间跨度为半个多世纪,前后有好几代艺术家为此而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努力。展览将有力地证明,广东和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一样,在抽象主义艺术的探索上不仅开始得很早,而且也有坚持,并且成果斐然,是中国当代抽象主义艺术运动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A 具象与抽象之间

写实艺术在社会革命时期作为视觉动员的有效工具,曾被大力推崇。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抽象主义逐渐发展。在广东抽象艺术发展过程中,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团体和流派。不少艺术家以个体的方式选择了抽象型的表达,其中许多以具象形式为主要作品面貌的艺术家,也在其艺术生涯的某个阶段进行过抽象艺术的创作。正如张晓凌、孟禄新在《另一个世界·抽象艺术》中所写:“1986年后……分散于各地的艺术家,共同书写出了抽象艺术创作零星而又繁盛的景观。”这些艺术家存在于广东抽象艺术发展的脉络之中,他们抽象类型的部分作品也在本次展览呈现。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鸥洋的《母与子》即在展出作品之中。鸥洋早期作品遵从传统写实主义画法,1985年起开始探索“东方意象”油画语言,并提出“意象油画”概念。其作品将东方的写意审美和西方的印象派光色融合,让她在印象派和抽象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此外,油画艺术家杨尧也于80年代中开始,尝试在广州美院油画系教学中进行抽象艺术教育,本次展览中的《黑色背景下的五个圆》,是他多年来陆续创作的抽象作品之一。

“艺术探索是非常多元、非常多层面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之一胡斌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象和抽象并非绝对对立的两个方式,艺术家可以在不同的方式里面切换,在创作的时候相互促进与补充。有的作者之所以被定义为具象艺术家,可能是他的抽象艺术阶段短,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其具象艺术作品更有名,更被人广泛地认识。

B 摆脱单一的写实主义

“近些年来,抽象艺术在中国似乎成了一个大热门,关于抽象的讨论和展览已经有些泛滥。然而,在这样的艺术浪潮中,广东却没有表现出同样的热度。这引起我们梳理广东抽象艺术的历史脉络的兴趣。”胡斌认为,通过对广东抽象艺术的溯源,反映出广东抽象艺术从形式到观念的变化。那些由最初的具象创作转向抽象艺术尝试或实践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缘由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反映着艺术文化对他们的思想冲撞。

杨小彦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在1978年进入广州美院油画系时,对抽象艺术并不了解。偶然在展览会上看到的莫奈的画作,使他对于艺术的感知遭到了冲击,他开始对以往自己对绘画艺术的原则性规定产生了怀疑,最后是康定斯基的《回忆录》让他豁然开朗。他逐渐认为,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表达客观物象的媒介,可以“存在一种没有客观物象的抽象艺术”。杨小彦从事抽象性艺术探索的动机,是希望摆脱由来已久的写实主义的单一性,让艺术成为艺术自身,为艺术与情感的表达寻找新的可能。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曾是“后岭南”美术运动中代表人物。他认为,自己当时的抽象创作非常具有针对性,是他思想状态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与社会的状态变化。原因在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当时在文化方面受到了内地与国外两方面的压力,思想的碰撞在广东表现得极为强烈。他认为无论是从传统进入抽象,还是到后来又开始继承传统,虽然画在变,但是人的思想依然活跃。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协会理事杨尧则一直保持着对于抽象艺术的兴趣,从80年代开始,他不断地在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本次展览展出了他从80年代起到2000年后的长时间跨度的不同作品。他表示,只要内心有感受、有兴趣,就愿意创作“试验品”。

C 抽象艺术的启示作用

回顾中国近四十年抽象艺术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出这样几种倾向:一类是70年代末以来的从形式美出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派相结合的东方意象表达方式;一类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以西方表现主义、构成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为样本、凸显个体表达的语言实践;再一类是近十年来越来越突出地强调观念、日常修为的“抽象”艺术探索,它既不是基于形式层面的,又非情绪的宣泄,有些甚至只是外在形式上给人以抽象的错觉,实际上却有着具体的对应物。

胡斌表示,近四十年广东的抽象艺术积累了很多的资源和重要的艺术家,每一个时代的节点都有突出的代表。在全国的抽象艺术潮流中,回溯广东抽象艺术的脉络,可以让全国乃至国际上认识到广东的抽象艺术在全国所占的重要的位置。

在广东的文化氛围与大众审美趣味下,传统书画类艺术作品在广东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对广东抽象艺术的受众面、接受度等产生了影响。胡斌表示,在目前驳杂的艺术形态当中,抽象艺术面临不小的挑战,尚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抽象艺术要想保持新的活力,要与最新的观念形态相结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审美的层面。

就本次展览对于抽象艺术在新时期发展中的启示作用,胡斌认为,本次展览主要在于让人看到广东在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抽象艺术探索,并不代表所呈现的是当下要去努力的方向,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过去式了。同时这是一个起点,或者更多的只是一个提示,对应全国的抽象艺术的浪潮,要思考广东的特点在哪里、广东能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金羊网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金羊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金羊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需转载可联系原作者或致电金羊网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