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为茂名的“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四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粤西茂名,当地民众过“鬼节”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制作“簸箕炊”及“籺”的习俗,祭祖、吃团圆“一样都不能少”,热烈气氛堪比清明节。
【鬼节起源】
据了解,“鬼节”最先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后来自达摩先师传到中国。经中国人改变为现在的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据记载,每年七月十四这天的午夜,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期限。而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祭祀祖先,希望家宅和顺,先祖安宁。
【茂名鬼节习俗】
在茂名农村,“鬼节”当天,几乎每家每户都准备好祭祀的用品:香、纸钱、水果、杀好的鸡或鸭、猪肉、酒水、各种点心等。而祭拜的点心首选是“籺”或者是“簸箕炊”,这是当地特有的糕点。
在茂名市郊金塘村里,几百年来一至沿袭着“鬼节”制作“簸箕炊”及“籺”的习俗。据村民表示,做这类点心是一件考究耐心的事,马虎不得。特别是粤西地区的“籺”,是过年过节必吃的食品,就如北方的饺子一样重要。“茂名的籺堪称一绝,是将糯米捣成粉,并配以蔬菜、肉等简单的馅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味道的食物,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糖板籺、灰水籺等。”
据茂名农村妇女所说,每年的七月十四“鬼节”,她们村就会“全民动员”,忙活着杀鸡宰鸭,准备好各种祭祀用品、鞭炮等祭拜祖先。吃过团圆饭后,还会烧烟花庆祝,大家其气氛浓烈程度甚至超过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城里的市民对待七月十四“鬼节”的热情并不比农村村民低。家住茂名市区市民称,他们会特意从外地请假回家,和家人一起过“鬼节”。当天天还没亮,就开始准备制作“籺”的材料,并备好丰盛的午餐,全家人一起包“籺”吃团圆饭。
〓籺〓
籺是米麦的碎屑,多用指粗食。泛指稻、麦等的籽粒。也指在广东省湛江,廉江,茂名等地传统的汉族小吃,美味可口。籺有寿桃籺、簸箕籺、煮汤籺、菜包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艾籺、糯米糍、发籺等等各种制法。
◆由来
相传,从前茂名地区本是一片荒芜之地,五谷不生,后来来了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见此处丘陵连绵,了无烽烟,便扎根开荒种作,繁衍生息。
人们初时只能种些薯类等杂粮,聊以充饥。为充分利用粮食,人们便将杂粮用木槌捣成粉,加水搅成糊状蒸煮,令其体积增加几倍,成为木薯糊、玉米糊之类的食物。
再后来,人们已成功地在这块土地上种上了稻谷,并连连获得好收成。为庆祝丰收,也为调换口味,人们便按先前之方法,将米捣成粉,并配以蔬菜之类简单的馅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味道的食物,这就是“(籺)”了。初时,人们还只是用梗米(俗称“粘米”)粉做,后来发现糯米粉黏性更强、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专门用糯米粉做(籺),年复一年,渐成风俗。
〓簸箕炊〓
簸箕炊是在粤西一带流行的当地小吃,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其后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后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然后蘸着吃,入口细腻富有弹性,不过因蒜蓉有余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单纯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风味依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簸箕炊是农村小孩最奢侈的零食。当然,买簸箕炊不像买豆腐花那样要现金交易,没钱也可以吃到簸箕炊,那就是在自家米缸里拿米去换就行。父母不在家,只要米缸里有米,就有簸箕炊吃。一斤大米就可以换一块簸箕炊。